查看原文
其他

94岁吴敬琏最新发声!(直击本质,入木三分)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2024-05-27

去年一场以“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改革再出发”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全国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从全球视野、历史变迁、理论瓶颈、现实问题、政策空间等维度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吴敬琏作特别致辞。
吴敬琏指出,这次圆桌会议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地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如何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进一步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关心新现象、解决新问题,而且要回顾我们在过去四十多年中曾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过的重大基本问题。当下,我们应坚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动摇,加快推进法治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93岁高龄的吴老对历史细节记忆清晰、信手拈来,对当下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也依然保持关切,令大家都深为感佩。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吴敬琏总能以其澄澈的学术洞察力干净利落地直击本质,入木三分。


吴老坦言:“关于民营经济所引起的争论,其实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问题上——什么是法治?如何建立法治?”


吴老说:“因为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只有所谓‘刀制’的传统,用英文就是rule by law(法制),而不是rule of law(法治),这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且中国一直以来使用的是大陆法系,但这并不太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普通法系,也就是海洋法系。”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内页展示


1978年来的改革开放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学者的人生像吴敬琏那样与改革开放如此紧密相连。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关头,他的身影从不缺席,93岁高龄,依然活跃,依然“较真”。


吴敬琏以直谏敢言著称,他融胆识、学问、实践于一身,多次参与高层决策,对中国政治、经济运转中的潜规则,各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思想博弈、利益博弈,比局外人理解更为深刻。他心中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深思,冷静得令人不敢直视。


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吴敬琏出版《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经济改革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梳理。2023年1月,《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问世,勇敢说出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以吴老93岁的高龄,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一个年过耄耋的经济学大家、理性爱国者,在目睹当下中国经济遭遇的种种危机后,用他一生的思索和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国过去40多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这本书提供的智慧远不止于当下。


吴老写历史,并非泛泛而谈,也不止是只有框架和结论,而是将大量的细节融入其中,既增加可信度,也让读者知道每场变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看到历史关键时刻的众生相。这是吴老作为改革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独有的优势。


这样的写作,往往能把读者拉回历史现场,从细节中发现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让被遮蔽的“魔鬼”一个个复活、现身......难怪很多读者感叹:一本经济改革史,竟读出了强烈的“沉浸感”“现场感”,既过瘾,又贴近、感知了真实历史。



这本书有极重要的镜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吴老不是就经济谈经济,而是从政治决策、体制运转的角度,自上而下地看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变化,在这样的高度下,很多今天的经济问题,其根本症结也可从历史中一览无余。


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吴市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学家的职业范围。他的学识,他的操守,他的社会责任感,汇集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围的人,而每多一个被他感染的人,中国走向“好的市场经济”就多一份希望。


为此,诚挚推荐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最新修订版),此书是理解当下中国绕不开的作品。先知书店经与出版社多次协商,获得吴老独家签章版授权,数量不多,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柴静:他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

为什么集权制度能在一些国家长期存在?

刀尔登:得天下者得民心(是不是写反了?NO)

杨渡:河山深處——記齊邦媛老師

北大教授: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秦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冷战”的教训与遗产

许小年:我不写了,写了你们也发不了

进入北大,是他这辈子最不体面的事情

张鸣: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不肯跪的人,中国才得以改变

文明的导师:人类思想范式的四大缔造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